【资料图】
“出门在外,打开手机,就能看到家里的牛棚:哪头牛的缰绳开了,母牛临产状态咋样,真是一目了然。”2月20日,蛟河市白石山镇永青村村民米相军说,盖大棚养牛,牛棚安监控,永青村“数字化”养牛已经成为新模式。目前,永青村有60多户村民养牛,20多户在牛棚安装了监控。
永青村养牛成规模,养殖户每家每年卖牛能有1万元左右收入。而让村里更出名的是“数字化”养牛新模式。今年36岁的米相军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。
米相军12年前开始养牛,现在养牛数量发展到140头,仅母牛就有100多头。
据介绍,对于养牛户而言,母牛产崽最为关键,直接影响他们的赔或赚。母牛生产前后,看护人每两三个小时就得跑一趟牛棚,熬个通宵是常事儿。此外,还要时刻注意牛的缰绳,牛松了缰绳会顶架,伤及牛群。如何才能轻松养牛,成了养牛户的一块心病。
2017年春天,在全镇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大会上,镇领导谈到的“人防+技防”启发了米相军:在牛棚里安装监控摄像头,跟手机联网。米相军花了4000多元钱装上了监控设备。从此,这些悬在棚顶的监控设备就成了他的“火眼金睛”。
初中毕业的米相军钻研“牛事儿”,化身“新农人”,通过科技手段开启了“数字化”养牛的新模式。看到米相军安装监控让养牛变得省心省力,村里养牛户纷纷效仿,也尝到了甜头。
今年48岁的张建全饲养20多头牛,花3000元钱安装了监控。他告诉记者:“养牛户都跟着米相军学。因为米相军能跟上时代潮流,带着大家一起轻松赚钱。”
目前,村里凡是能繁殖到七八头牛的人家都安装了监控。村委会主任刘德才说,数字化、智慧化养殖正成为助农增收的一条新途径。
(江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红 松花江网编辑 孙桂芳)
Copyright @ 2015-2018 海峡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